作者| 木马君
(资料图片)
熟悉的瓜友大概记得木马君曾经分享过一本书,读后宛如当头棒喝,颠覆了过往的认知,这本书就是——阿德勒的《被讨厌的勇气》。
这本书里有一个很有趣的“课题分离”学说,很多人解读过也实践过,有人否定过,也有人因此受益过。
好多瓜友催我聊聊这个话题,好吧,今天你们的野生心理博主上线啦。
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
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基本观点,就是“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”。
我们可以想象一下,如果真的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,天地之间,只有一人,每一种情绪投射出去之后都是虚空,完全没有着力点,也没有任何反馈,那么别说烦恼了,七情六欲可能都消失了。
而事实上,人是群居的社会性动物,每个人都处在一张人际关系的大网中,哪怕是在没有现代科技和文明的新几内亚土著部落里,每一个人也是人际关系的一份子。
我们可以不喜欢社交,但谁也不想被孤立,因为从演化角度来说,被孤立意味着有生存危机。
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人际难题:
父母催婚/催生/要我考研考公,到底应该跟随自己的心,还是听父母的忠告?
爱人和我在育儿问题/金钱观念等方面频繁争执,谁应该做出妥协?
孩子写作业磨蹭/不想上学,我该怎么办?
好友总是和我吐槽她的婚姻关系,我该劝她离婚吗?
同事们都喜欢来找我帮忙,我像个救火队员一样,疲于应付,却不好意思拒绝,我是讨好型人格吗?
今天要聊的阿德勒的课题分离,可以让我们多一种看待这些问题的角度,不敢说一定能解决大家遇到的烦恼,但是至少打开了新思路。
课题分离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?
“课题”是什么意思?
阿德勒把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式各样的关系,分类为“工作课题”“交友课题”“爱的课题”,统称为“人生课题”。
当我们受困于某些人际关系的烦恼中时,首先需要区分“这是谁的课题”。
这件事的结果最终是谁来承担,谁是这件事的第一责任人,这就是谁的课题。
我结不结婚,生不生孩子,生几个孩子,我要不要熬夜帮你做PPT,我要不要借钱给你……这是我的课题。
被我拒绝之后同事会怎么评价我,没有听从父母的劝告辞职考公,父母有没有失望,辛苦写了一篇文章,读者是不是喜欢……这是他人的课题。
分清是谁的课题之后,不干涉“他人的课题”,也不让他人干涉“我的课题”。
基本上,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源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,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。
分清是谁的课题→各自解决自己的课题→the end,听上去是不是简单明了?
但是,实际运用起来,可没那么容易。
为什么听了很多道理而臣妾做不到啊,人和机器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:人有情感,也有丰富的情绪。
课题分离的尺度和界限要怎么把握呢?
书中用一个句子,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课题分离的边界——“可以把马带到水边,但不能强迫其喝水。”
据美国国家防家暴热线的统计数据,一个遭遇家暴的美国女性平均需要尝试7次,才能够彻底离开加害者。
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的前两条是这么说的:
第一条:一般来说,案主的利益是最优先的。
第二条:尊重且促进案主的自决权,并协助案主尽力确认和澄清他们的目标。
听着有点枯燥,我们来解释一下,第一条说我们最大限度地提供支持和帮助,为你着想,以你的利益为先。
第二条说最终直面这个课题的是你,下定决心的也是你,我们会从旁协助,但尊重你自行决定的权利。
哪怕你经历了7次以上的反复和挣扎,我们也会专业地帮助你,不评价你,也不代替你做决定,因为这是你的课题。
现代社会常会谈到“直升机父母”,指的是:过度保护、干预介入儿女生活的父母,就像直升机一样不断盘旋在儿女身边,处处都要监视和干涉他们的生活。
这种类型的父母把孩子的人生当作自己的人生,把孩子的人生课题一股脑儿揽过来,干涉着孩子的各种决定和人生大事。
在这样的家庭中,每个人的人生课题是混乱且交织的。就像眼睛离书本太近了,反而看不清字一样,父母跟得太近了,对孩子的独立反而没什么好处。
举个例子,很多父母希望子女考公务员,认为体制内铁饭碗,工作体面,收入有保障。但子女有自己热爱的事情,并不打算考公。
课题分离怎么做呢?
首先,从事什么职业,是“我”的人生课题,不带情绪和敌意地表达,我想要自己决定我将来的工作方向。
但我能理解你们担心我将来的生活和收入水平,也理解你们的失望和不满的情绪。
如果你们感兴趣,我们可以互相交流双方对工作的看法,我可能会改变决定,也可能不会,最终仍然由我自己决定。
课题分离是放任自流或划清界限吗?
很多为人父母的瓜友看到这里,大概会和我一样在心里嘀咕:
我真的要对家里的那个嗷嗷待哺的婴儿,蹒跚学步的幼儿,迷惘懵懂的青春期的少年实施“课题分离”吗?
面对成年人的课题分离,似乎比较顺理成章。但是阿德勒探讨的,不仅仅是和同事亲戚间的课题分离,也包括和自己的孩子,爱人之间的课题分离。
这就有点棘手了。
孩子心智尚未成熟,需要逐步学习这个社会的运行逻辑,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情感是怎么回事,在这个世界上要如何生存……这是贯穿一生的问题。
这本书中用孩子的学习举了例子,大意是孩子不学习,将来后果是他自己承担,所以这是他的课题。当父母的只能把马儿领到水边,却不能强迫马儿喝水。
读到这里,我心里是有点无法赞同的。
为人父母,面对人生经验极其少的未成年孩子,如何把他的课题完全放在他的手上?明知他会掉进大坑,我们却不能拉一把吗?
一想到这里,我就纠结了,想要课题分离的决心也就松动了。
那么孩子成年之后呢?
西方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貌似看上去更高级,熟悉的瓜友们可能有点印象,木马君曾写过好几篇有关德式家庭相处模式的文章。
和我们中式家庭的热闹相比,德式家庭中父母和成年孩子之间的课题分离,相对来说进行的更彻底。
在德式大家庭,成年人像是一个个自由独立但离散的粒子,彼此之间尊重对方的界限,哪怕是父母和成年孩子之间,也大都维持一个礼貌的距离。
东亚文化则强调个体对大家庭的归属感,你的事就是我的事,我的事也是你的事。
个体和家庭集体之间的共生又纠缠的人际关系,有时候会让我们感到纠结和痛苦,有时又让我们感到温暖和有依靠。
木马君期待的家庭关系,则是彼此之间亲密依赖,但有更灵活的边界,这里当然不是指长期啃老,做现下流行的“全职儿女”,也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意愿,放弃自己个人追求和私人生活。
而是在对方有需要的时候,情绪上课题分离,行动上则给予真诚的关心和无私的帮助。
正如我们中国父母一边在情绪上安慰自己 “儿孙自有儿孙福”,一边在子女需要的时候给予很多支持和帮助。
5%的改变
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,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。他老人家也鼓励我们不要等别人发生变化,而是由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。
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困境,总先考虑一个问题:
我可以做点什么来改善它?
国内著名的心理咨询师李松蔚最近出了一本新书《5%的改变》,他的观念我非常欣赏。
他说因为惯性太过于强大,大刀阔斧的改变常常会因为惯性而失败。要对抗这个惯性很难,但可以找到一种成本更低的方式,走一小步,通过一个小小的扰动,来激发更多的改变。
我们都有新年立了一堆不切实际的flag,不到一个月就打回原形的经历,其实我们可以不用脱胎换骨,不用完全否定过去,不用180度大转弯,不用立那种看上去遥不可及的flag。
只需要从一点点不起眼的,实施起来不那么困难的小尝试开始。
一个小尝试完成了,周围的变量改变了,就可能撬动和催化更多的改变。
想要掌握课题分离也是一样,不用从“老好人”一夜之间变得“忠于自我”,而是先尝试做一点点改变,有了这点松动,事情可能会慢慢起变化,最终走向我们希望的方向。
面对亲密的爱人和孩子,我仍然不知道如何进行课题分离,所以至今仍然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中年妇女。
但是面对亲戚,同事,路人,网友,这个法宝真的好用,说到底,大师的话总结起来无非就是两句大白话:
这是我的生活,关你P事。
你怎么想是你的课题,关我P事。
瓜友们,你们怎么看阿德勒大师给咱们出的这个狠招?
点击阅读原文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大西洋礼仪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2 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