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动态

生命的厚重成就医学的魅力

来源:人民政协网 发布时间:2023-06-21 17:00:38 分享至:

今天病房来了一位40岁的女病人,原本她是发热、呼吸道感染,想输液控制一下症状就回家,可治疗中病人突然出现了呼吸困难、说话费力、凝血指标异常,医生怀疑肺栓塞,就把病人留在了抢救室。我见到病人的时候,她正坐在床上吸着氧,但看上去精神还不错,要不是因为交谈时有些气短,很难想象她是一个癌脑转移的重病人。


(资料图)

病人3年前因为头痛来医院看医生,发现脑膜有了转移的肿瘤,最后一系列的检查确诊原发肿瘤长在了肺上。为了缓解头痛的症状和控制脑膜的转移瘤,病人进行了鞘内注射治疗。治疗效果不错,头疼的症状得到了改善。紧接着又对肺部原发病灶进行了靶向化疗,初期有效果,可不久就出现了耐药,只得换一种新的药物继续治疗。这次来我院之前,对靶向治疗药又耐药了,本想再换一种新药物的时候,出现了发热。

也就是说,在过去的整整3年里,她都不是以一位“健康者”的身份在生活,治疗中的大起大落也不时地在考验着病人的意志和心理。且不说谈癌色变这个话题,就是鞘内注射、靶向化疗这些非常规的治疗手段,也会让人胆战心惊,心有余悸。当医生多年,看过了许多病人的化疗,即便是现在时兴的靶向化疗药物也很少有病人没有反应,轻的是消化系统局部不适,重的是全身症状带来的乏力、难受、没有精神。

这位病人的乐观态度和始终挂在脸上的微笑表情,实在让我与病人的疾病画不上等号。她谈到自己的疾病就跟讲一个发生在别人家里的故事似的:“最近不知什么原因靶向化疗又耐药了,真是祸不单行,又摊上了肺栓塞,这要是中大奖的概率该多好呀!”病人话说得实在,语调异常得平静,还不时地幽默一把。这让我肃然起敬,别说晚期癌症,就是患上肺栓塞也会让一个人精神崩溃。包括我这位见惯生死、在大风大浪闯荡过来的“老”急诊科医生,也难免会在此刻失去定力。

作为一名医生,我最怕告诉病人坏消息。其实许多时候病人不是被疾病打倒的,而是被得病后的恐惧吓倒的。可眼前这位病人让我不必再遮遮掩掩,不再费尽脑筋寻找合适委婉的字眼。经验告诉我,晚期肺癌的生存期不到1年的时间,即使有了靶向化疗,一旦出现耐药,临床的效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。所以对于癌症晚期的病人,临床效果如何,只能用概率去说话,谁的心里都没底。我开诚布公地与病人谈论疾病,心情坦然地与病人话说生死。

病人在患病确诊的3年里,带大了刚上幼儿园的儿子,没有对生活流露出任何失望和胆怯,也没有一句话是抱怨老天的不公。我问她这3年生活质量如何?她说:“挺好的。吃喝、活动、心情都不错。特别是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,很开心。”医学发展到今天,不能不说给病人带来的获益是有目共睹的。在这位病人身上也看到了医生的功劳和医学的成就,可我更认为医生的功劳应该退居第二位。虽然我不是肿瘤科医生,但在急诊也没少见经过治疗但效果不好的肿瘤病人。所以医生在与肿瘤的对决中,特别是晚期肿瘤的治疗,从来是信心不足,英雄气短。

可以说,这位病人高质量地活了3年,是个奇迹。虽然我不尽数知道这3年里病人有过的各种痛苦和折磨,但今天病人良好的心态已经告诉我,除了疾病本身,人的意志力、人的心态、人对生命的理解、人的价值观都会左右肿瘤细胞的发生、发展;都会对生命的长度、生命的质量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。

在这位病人面前,技术层面我已无计可施,即使有,也只是权宜之计。她这种豁达,这种对生死的超然,这种活一天就要活出精彩的人生态度,以及坚持不放弃的决心,让我获益匪浅。我把该问的问题都问完,该了解的都已经记下,还是愿意与她多聊一会,多待一会,多看看她的微笑。这时病人在我眼里不仅仅是治疗的对象,更是汲取能量、感悟人生、理解活着意义的样板。

苦难让人成熟,疾病促使人长大,医生在求得技术的能力外,最值得做的就是读懂每个病人在疾病境遇下的人生故事。疾病需要理性的思考,病人需要情感的关注。在技术的有限性和人对情感追求的无限性上,恐怕医生身上还不能有太浓的科学色彩,特别是对那些无“牌”可出的疾病。

有一天,我终将也是一位病人,也会面临着疾病的痛苦和死亡的恐惧,我是否能有这位病人向死而生的勇气?我真不能给予肯定的答案,甚至我会缴械投降。但医生这个职业有机会让我无数次地从病人身上感受生命的力量,让我不算强大的内心不断地充实,对我来讲,要远远超过在医疗技术上的获益。可以说,这是医学最大的魅力,也是它对我最大的迷恋、最大的诱惑、最大的褒奖。

(作者系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)

《人民政协报》(2023年06月21日第06版)

关键词: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大西洋礼仪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2   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